为什么社会主义是官僚统治?——从赖特的《阶级》理论开始说起
么么哒的嗑药炮2021/07/22 14:48:27
本文的线索:
晚期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1.背景
《阶级》是英美马克思主义学者埃里克·欧林·赖特(Erik Olin Wright )的成名作,被认为是当代英美马克思主义的十本代表作之一。
像“英美马克思主义”这类拿地域限制来作为定语的学术概念极其地词不达意,因为赖特继承的是约翰·罗默( John Roemer )的研究方向,而罗默所属的派别叫【Analyze Marxism】,即“分析(哲学)的马克思主义”——用分析哲学的方式来处理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为历史唯物主义辩护;用经济学的数理模型来做分析哲学的事情,梳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只是二战后分析哲学的老本营在英美,他们这个派别就被简单地按照地域分布划分成“英美的”马克思主义。
英美马克思主义的兴起,标志着起源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兴盛于六十年代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另一支——欧陆马克思主义开始走向衰落。
西方马克思主义最初的研究主题是批判资本主义、批评现存的苏东模式,试图探索一条不同于俄国的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的道路;不同于经典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在英美马克思主义兴起的年代里苏东模式已经趋向解体,资本主义的新变种——新自由主义正在加速全球化进。因此英美马克思主义更关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如何走向社会主义、如何应对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
本书正式出版于CR结束后8年,当时契丹开始隐秘走资,苏联的僵化问题暴露无遗,国际共运一潭死水,赖特的思想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诞生的。
马克思把一生投入到阶级解放事业当中,却从来没有对阶级下过一个精确的定义。在《资本论》第三卷最后一章“阶级”中,马克思写道:“首先要解答的一个问题是:是什么形成阶级?”在其简短的两段文字后,恩格斯悲伤地评注道:“手稿到此中断”。而笔者本人在高中时期啃的缩译版《资本论》更是直接删除了这一章。
尽管马克思在其著作中充满了阶级分析,但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仍是一个未完成的理论。而《阶级》一书,就是赖特对这个历史遗留问题的答案,是赖特用自己的分析方法对当代的阶级社会进行分析后的结论。
前排提醒:《阶级》所表述观点在“正道康米”眼中大概率属于惊世骇俗、离经叛道甚至是欺师灭祖,请“正道康米”在阅读下文之前做好心理准备。
2.罗默的剥削理论
《阶级》的前置读物是罗默的A General Theory of Exploitation and Class. 因为劳动价值论中的价值转形(即【价值】通过什么路径来转化为【价格】)问题长期得不到妥善的解答,无法运用于解释某些经济现象,因而当代很多经济学家干脆就放弃了劳动价值论。而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罗默则选择了绕开劳动价值论,从博弈论出发重建一套新的剥削理论,赖特的《阶级》就继承了这个分析方法。
建立在博弈论之上的剥削成立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 假定存在着这样一种选择 (an alternative ) , 在这样的选择中,S总是比现在的状态更好。
- 在这样的选择中, 群体S’作为N减去S后的剩余物, 即作为S的补充物, 总是比现在的状况更坏。
- S ’在与S的关系中占据优势 (dom inance)。
当且仅当这些条件存在时, 一个群体(coalition) S 在一个较大的团体(society)N中才是受剥削的。
简单地说,就是假定一个群体S带着人均社会资产退出其所处的社会N后,能使其成员过得更好,那么S在该社会中就是受剥削的群体。相反,如果在该社会中与S群体相对应的群体S′退出后,其状况比目前恶化了,那么群体S′在该社会中就是剥削者。
这种基于博弈论的剥削解释,被罗默命名为 “一般剥削理论” (Theory of Socially Necessary Exploitation)。罗默认为,资本主义的剥削是一种源于生产资料在初始产权分配的不平等,经过市场机制的放大后所产生的现象。
如果你觉得对工人的剥削看起来是不公平的,那是因为初始的资本分配导致了这种不公平。
当全体工薪收入者联合体带着他们的社会资产人均份额离开资本主义博弈(即全体工人离开资本主义社会,并建立非资本主义市场体系的工人合作社),那么他们将比留在资本主义中变得更好,而资本家将变得糟糕(斯拉法用新古典体系论证过利润的根本来源就是剥削,论证过程参见https://zhuanlan.zhihu.com/p/94204281)。
......
除了上述的资本主义剥削,罗默还界定了其他三种剥削:封建剥削,社会主义剥削,“地位”剥削。
- 封建剥削:如果一个群体按照这样的规则——它能带走自己的资金来利用份地——从更大的团体博弈中撤出来, 从而对份地进行改良的话, 那么它就是以封建的方式受到了剥削。封建剥削的定义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定义下的“剥削”一致:如果一个生产者的边际产量没有得到支付, 那么这个生产者就是受剥削的。这里说的“边际产量”构成农奴劳动成果的一部分, 他们往往以实物的方式为领主所占有, 而在封建的财产关系中, 农奴的劳动是以受强制的方式展开的, 这就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自由劳动形成了重大的差别。
- 社会主义的剥削:如果一个群体按照这样的规则——它能带走自己的不可转让资产的人均份额(意味着个人的技能)——从更大的团体博弈中退出从而改善自己的状况,同时其他人的状况会恶化,那么这个群体就是受到了社会主义剥削。这意味着拥有较高技能的人在现有博弈中获得了较高的收入。技术剥削意味着拥有稀缺性技术的人得到了高于生产这些技术所需成本的收入,即其收入中的“租金”成分——这和社会化生产中的私有生产资料一样,是构成剥削的因素。当不可让渡的财产以有差异的方式被赋予的时候, 社会主义的剥削也就随之而产生了。
- “地位”剥削:人们在身份上的差异决定着他们在分配上的差异, 从而也决定着他们在社会主义的财产关系中的不同的地位。
.......
同时,伴随着生产资料公有制所产生【社会主义的剥削】,也能被容纳在罗默的一般剥削理论之中,这就是分析哲学的一个特征:分析哲学首先要求承认现实并理解现实,这使得分析哲学在激进的欧陆哲学面前稍显保守。
这导致了罗默、赖特不像“正道康米”一样坚持认为大林子与赫玉米治下的苏联模式存在着“断裂”,也不像托派那样认定苏联是“堕落的工人国家”。
相反,罗默和赖特在很大程度上认为官僚统治的苏联并非“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偏离轨道的不正确模式”,而是某种【一般形式】:
即使苏联灭亡了,日后重新复兴的社会主义政权都会在各方面找到与苏联社会形态相似的地方,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时期的生产关系以及生产关系的集合,即阶级,是固定的一种形式。
3.赖特的剥削理论
四种资产:
- 劳动力资产。
- 生产资料资产。
- 组织资产。
- 技术资产。
三个前提:
- 反向的互相依赖原则。剥削者的物质利益在因果关系是依赖于对被剥削者物质上的剥夺。
- 排除性原则。剥削者和被剥削者利益的方向互相依赖依靠把被剥削者排除在某种生产性资源的获取之外。
- 占有原则。这种把被剥削排除在生产资源的获取之外来取得剥削者物质福利的因果机制,包括了那些控制了相关生产性资源的剥削者对被剥削者的劳动产品的占有。
前提1确立了物质利益的对立关系。
前提2确定了这种关系是植根于人们在社会生产组织中所处的方式。同时标准中的“部队称”意味着从可能的剥削领域中排除了“公平竞争”。
前提3设立了互相依赖、对立的物质利益得以产生的特殊机制。剥削者的利益来自于被剥削者的劳动,而不仅仅是对被剥削者的剥夺。在存在剥削的情况下,剥削阶级需要被剥削阶级。如果被剥削阶级全部消失,剥削者就会受到损害。
如果某种行为只满足前两项,则只能称之为“非剥削性经济压迫”,而非“剥削”。在非剥削性经济压迫中不存在把被剥削者的劳动产品转移给压迫者的情况;压迫者的利益至上依赖于把被压迫者排除在获得某些资源之外,而并不依赖于被压迫者的劳动。
起主要剥削作用的资产分别对应的社会形态:
- 劳动力——封建主义。
-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
- 组织资产——中央集权主义(“现实存在的社会主义”)。
- 技术——社会主义。
4.赖特的阶级理论
赖特对【阶级】概念作出了下列六个概念约束:
- 阶级结构限制了阶级形成、阶级意识和阶级斗争。
- 在社会变迁的历史轨迹中,阶级结构构成了社会划分的本质界线。
- 阶级概念是一个关系概念。
- 定义了阶级的社会关系本质上是对抗性的,而非对称性的。
- 这些对抗性利益的客观基础是剥削。
- 剥削的根本基础,存在于在社会生产关系之中。
根据这六项约束,赖特认为阶级状况由四种构成要素互相作用:
- 阶级构成:指个人能力被有组织地联结起来以产生集体行动能力的过程,这种能力可以由阶级结构本身直接引导。人们在提高行动能力必然是因为拥有某种“客观利益”。
- 阶级意识:被统治阶级认识到要彻底改变他们的行动能力,就必须变革阶级结构;统治阶级认识到他们的力量再生产依赖于阶级结构的再生产。
- 阶级结构:一种对社会资源(包括对人们行动能力在内)获取进行分配的基本结构,对阶级构成、阶级意识、阶级斗争的范围施加了限定(注意并非决定)。
- 阶级斗争:被统治阶级与统治阶级之间的对抗性集体行动。
赖特根据巴里巴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占有”作出区分的方法,把【所有权】定义为对投资的实际控制(金融资源流入或流出生产),把【占有权】定义为对生产资料的实际运转的控制——对物资生产资料的控制,和对生产中劳动的控制(职权和监督)。
根据所有权和占有权的从属关系,赖特把社会化生产关系归纳为【是否监督他人劳动】和【是否自我雇佣】两个维度,作出了下列示意图:
监督他人劳动的自我雇佣者是资本家,没有下属的雇员是工人,没有下属的自我雇佣者是小资产阶级,这三项都符合传统马克思主义的范畴。但有下属的雇员又是什么情况呢?为了解决这个疑问,现代马克思主义者提出了几种解释:
- 简单的两极分化模型。这是最简单的回应,即把“看上去既不属于工人阶级又不属于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定义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些从事专业技术和管理工作的雇员始终不拥有自己的生产资料而只是获得了高额收入,从而组成了无产阶级中的一个贵族阶层。
这个模型符合赖特定义的六个概念约束中的2(这个阶级不存在于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3(是一个关系概念)、4(确实存在对抗关系)、5(受到剥削),勉强符合第6项,但现实中“理论上各个方面都近乎产业工人”的高层管理者在阶级斗争中几乎都站在资产阶级一边,严重违反了第1条约束即【阶级构成决定了阶级意识和阶级斗争的方向】,因此赖特难以接受这个解释。 - “新小资产阶级”。
- “新阶级”。
- “中间阶层”。
......
资本家和企业家的分割:小资产阶级(经营者=所有者),资产阶级(纯粹所有者),企业家(纯粹经营者)。
生产资料和阶级互动生成阶级地位。阶级互动(阶级构成):用于界定知识分子的阶级定位。
5.中间阶级先进论?
阿尔文·戈德纳等人曾主张,历史上社会革命的最大受益者并非前一种生产方式中的被压迫阶级,而是“第三阶级”。例如封建主义被终结后,成为统治阶级的并非农民阶级,而是资产阶级这一位于封建主义基本剥削关系之外的阶级。
类似的主张能够扩展到资本主义下的管理者和官僚,以及国家官僚社会主义下的专家:
中间阶级构成了本社会形态现有统治阶级的潜在竞争对手。
6.晚期资本主义的中间阶级
正如分析哲学创始人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所说:
重要的人是掌握经济管理权的人,而不是享有一点儿所有权名义的人。
英国首相并不享有唐宁街十号官邸的所有权,英国的主教们也不享有他们官邸的所有权;但如根据这一点就认为他们在居住方面不比一般工资劳动者好,那就未免太荒谬了。在任何形式的社会主义之下,如果它是不民主的,掌握经济管理权的人尽管没有任何所有权,却能居住壮丽的官邸,乘坐最漂亮的汽车,享有王侯般的津贴,用公费于官员假日游乐地度假,等等,等等。
......
“经理革命”最早可以追溯到所有权和经营权以分离状态而存在的股份公司。
工业证券市场为两权分离注入了新的能量,使投资者越来越分散,甚至处于流动状态。于是企业的控制权(经营权)加快了转移步伐,从业主受众转移到具有专业知识和经营才能的经理手中,而业主则主要享有企业的股权(所有权)。经营管理者取代所有者获得企业经营活动的支配权和控制权,形成了市场经济的领导力量和活动中坚——经理阶层。这种经理取得企业控制权的现象被称为“经理革命”。
在苏联发生官僚膨胀的同时,资本主义国家则发生了“经理革命”,资本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加速分离,这种现象被称为【两权分离】,主导企业甚至经济社会的权力将逐步由股东转移至经理阶层。
超级经理人现象是企业所有权和管理权日益分离的晚期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投资者希望公司股价上涨,分红多多;而打压本公司股价,尽量减少分红,让利润留在公司账上,爬次山花个三百万,这才符合超级经理人的利益。超级经理人(经理)与投资者(股东)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社会化大规模生产的企业除了内部分工复杂化之外,庞大的行政管理机构意味着委托代理人问题的加剧,为此必须要设置监督机构来监督行政管理工作者,而监督者本身也是被雇佣的人也需要人来监督这些监督者。
500人的公司,则不仅后台管理部门内部要设置二级部,总经理配备副经理,资本所有者要通过董事会、监事会相互制衡保障“最终决定权”,生产部门也要设立班组长或者主管来提供组织性。
国有控股企业也一样:
纪委监督干部,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监督纪委干部,至于谁来监督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企业中也是一样的,班组长监督员工,HR监督班组长,HR总监监督普通HR。庞大行政管理体系内部互相监督的需要会指数化加速后台机构的扩张。
7.“现实存在的社会主义”
“斯大林模式”和“赫鲁晓夫模式”的连续性
从1921年8月12日起,苏联就施行了企业一长制的企业独立经营、独立自负盈亏的经济核算制。这使单个苏联企业有处置企业自己资产的自由[1],这“资产自由”包括:
(1)购买生产设备、原料...等等固定资产的自由;
(2)处理苏联企业自己的流动资金的自由;
(3)把大部分超额利润留给苏联企业自己掌握的自由。
在1921年,施行“经济核算制”的基本单位主要是托拉斯与辛迪加。但到了1928年,“经济核算制”就扩大适用范围,并推广至全部的苏联企业当中。
......
8.阶级专政和苏东剧变
企业契约理论将企业视为市场中由要素所有者签订的一组不完备的要素所有权交易的契约,企业实质上就是一个人力资本所有者和物质资本所有者达成的一个不完备契约。由于经理人力资本的稀缺性,不同于简单劳动力和资本之间的雇佣关系,经营者在企业内部取得了足以与所有者抗衡的地位,并共同享有企业剩余的控制权和索取权。
为了降低代理成本、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70年代末又发生了【两权合流】的标志性事件——MBO(管理层收购),由管理层或其他雇员出资认购公司股份,让经营者(官僚)获得所有者(资本家)身份——苏东剧变的实质。
......
缺乏制衡的阶级专政可能直接导致社会形态的倒退:
在企业提出招工难、留人难问题之后,浙江省人社厅负责人表示,要用信用体系来约束这样的行为。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葛平安在座谈会上表示,员工要走,我们接下来也有制约措施,我们马上要推进人社的信用体系建设,对单位和个人都要建立信用体系。这个个人老是频繁辞职和就业的话,那肯定他的信用是有问题的。
正是这个表态引发了频繁跳槽也要影响个人信用的质疑,随后,浙江省人社厅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这是误解,正常跳槽不会影响个人信用,主要针对的是恶意频繁跳槽,以此向单位索要经济补偿的行为。
人员自由流动的劳动力市场是市场经济发育的基石,而专政的资产阶级为了对抗劳动力成本的增长、确保获取高额利润,正试图复辟封建的人身依附制度。
(待续)
9.话外题:当我们谈论剥削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剥削的英文是exploitation,本意为【开发】,它本身不带有感情色彩,就是说把人的劳动也当成一种资源进行集中利用罢了。
人类除了维持生存和当前生产之外,还能进行剩余劳动,这只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但它并不是充分条件,剩余劳动分散在每个劳动者身上,往往难以取得技术和大工程的突破,所以一定历史时期必须要有一定的剥削手段把剩余劳动集中起来。
一定时期的剥削不可避免,而且是发展社会的必要推动。推翻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必要性,并不在于地主或资本家剥削了人,而在于他们这种剥削的方法过于落后,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陕西大老肥2021/07/22 16:33:35
陕西大老肥2021/07/28 16:41:14
Death&Taxes&2021/07/22 17:02:08
Death&Taxes&2021/07/29 04:17:26
autumn2021/07/23 12:58:06
么么哒的嗑药炮楼主2021/07/23 13:39:45
autumn2021/07/23 14:06:22
么么哒的嗑药炮楼主2021/07/28 17:43:40
“谁有决定经营事项的权威和权限,谁就可以成为事实上的剥削者”这句话在社会化生产形式中是正确的,所以会牵涉到「谁应该获得经营的权威?」的问题,这个帖子要讲的就是这点而已。
么么哒的嗑药炮楼主2021/07/22 17:07:06
这个帖子我今年1月份就在动笔了,但是拖延症严重,一直卡在半路上写不出来。
现在发出来是为了驳斥“生产关系的发展历史已经终结!”的观点,正好也催促自己早点写完。
白龟2021/07/23 00:59:47
奥勃洛摩夫卡2021/07/23 03:07:35
autumn2021/07/23 14:19:28
澹臺燈花2021/07/24 07:36:29
(感觉alternative是否译作"替代(状态)"更好)
么么哒的嗑药炮楼主2021/07/28 16:42:08
Death&Taxes&2021/07/28 17:33:59
Death&Taxes&2021/07/28 17:35:10
么么哒的嗑药炮楼主2021/07/28 17:36:14
Death&Taxes&2021/07/28 17:37:54
么么哒的嗑药炮楼主2021/07/28 17:50:22
当然作者也有思考苏东模式如何更进一步,但这样的结论属于一种预言。作者的理论谱系是葛兰西——阿尔都塞——普兰查斯——罗默,不信历史决定论,更倾向“偶然相遇的唯物主义”,所以他也没把对未来的预言当回事。
毕竟作者的重点还是认识和分析现状,没兴趣跳大神。
victory2021/07/28 17:57:01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16181610/
另外我也考虑过最后消灭阶级需要达到一种博弈平衡(本科稍微接触过一点博弈论) 有点类似于he威慑 大家拥有的资源都差不多 谁都不敢攻击谁
看了不少苏联历史 我也不太同意割裂斯和赫 割裂斯和列的言论 这种说法一点都不历史唯物 马克思早在波里就说过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
么么哒的嗑药炮楼主2021/07/29 04:31:36
另外赖特对官僚的定义是「负责管理和创造工作的工人」,在知识分子无产化和无产阶级知识化的晚期资本主义大背景下,作为无产阶级先进分子代表的先锋队本质上就是一个官僚集团。
这意味着官僚主义问题本身就是社会主义时期的一个结构性问题,并非一次两次运行式整治就能够解决得了。
就和要解决经济危机就只能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进入到社会主义时期一样,彻底解决官僚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进入下一个社会形态。
Death&Taxes&2021/07/29 04:35:02
但是现在的社会化大生产依赖高度集成化的现代工业和服务业系统,还是很难想象没有了“管理者”社会怎么运作
夹心酱DropKick2021/07/29 10:20:28
shizuku2021/07/29 10:23:07
Death&Taxes&2021/07/29 11:16:15
koharu2021/11/13 07:24:34
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sweezy/mia-chinese-sweezy-197810.htm
么么哒的嗑药炮楼主2021/11/13 07:34:10
么么哒的嗑药炮楼主2021/11/13 07:35:44
现在倒是有点倾向于纯粹赖特的思路,这样我还能少写很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