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小众专业就业问题
精华豆友1917413182021/08/31 03:27:21
社会学是一门方法论上相当分裂的科学,这样的分裂反映在就业上就给个人带来不同的感受。由于我的经历,我关注了大半年社会学的就业信息(主要是本科),因此想和大家分享一些观点和想法。
正如之前说过的,社会学是人文社会科学之中没能发展出自己专属产业中的大多数学科之一,这意味着它在就业上本身就会缺乏工科的专业就业机会。它和管理学一样只能作为辅助专业“嵌入”经济结构之中,而受认可程度相较于管理学却又大大不足——招聘岗位稀缺。这样的境遇因此让很多毕业生会得幻灭——“了解了这么多理论,211985一本的出身,怎么就业那么困难呢?”
假如仅此而已的话,可能也不算什么大事,毕竟其他人文社科大部分都这样。像是人类学,历史学,文艺学可能还差呢,社会学也算是矮子里拔高个了,对吧?但是社会学的方法论分裂,具体而言就是量化面相和定性面相的分裂,以及由分裂带来的应聘岗位差别,不免得的让倾向于不同研究方向的同一专业人的就业体验大相径庭。
本科阶段的社会学量化方法培养的一般会有比较系统的让你掌握技能:社会统计学、社会研究方法(调研,问卷,整合)、spss统计运用(部分学校会同时开设stata应用),轻量版的高等数学(难度达不到工科数学分析基础,大致是考研数学三的难度),简易的c语言应用(个别学校会开设),还有学校也会开设gephi和ucinet的应用。质性方法的培养就简单很多,除了学习一本陈向明的《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之外,你就没有更多的教材了。何况质性方法要求“理解”和“阐释”,要求在田野现场的主观判断语言,姿势,神态的含义。这些东西真的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学会的,你想补充知识只能自己依靠一些学者的专著学习。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假如你对对量化技能的擅长的,你有机会去做分析的工作,如相对最为对口的用户研究,次一点的咨询,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特别厉害的人也许能够接一接数据分析的岗位(要和data science的人竞争,我还没见过)。而你假如对量化技能不擅长,只会质性,只能如同哲学一样从书本到书本,从田野也只能回到书本,这意味着你原本不多的选择之中,和上面的岗位就更加无缘了。
特别一提的是,有人心思活泛,会眼尖的看到社会学本科属于法学大类,毕业拿的是“法学学士”学位。是不是可以考“法考”?也许以前可以,但是这个“法学学士”学位在2019年的新文件《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下发之后,已经不能够再凭借这个学位进行司法考试了,所以想曲线救国混入已然不可能。
总的来说,社会学就业不好是对的,哪怕有些人的社会学就业好,待遇高。其实更多是你的量化能力和coding能力(这个更多在量化方向的研究生培养)。
说到底,一切转码或者研究方向尽力往码靠,就是冷门专业的就业秘诀。
么么哒的嗑药炮2021/08/31 04:00:30
在这个角度上来看,码农其实是大众语言的翻译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