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正式在中学同学群和大学同学群发言,宣布要“同学关系两岸化”
张世东陆军中将2021/09/11 17:15:37
我仔细思考了小蒋先生晚年说的话“我们kmt历史上和tg合作一次,我们就损失惨重一次,tg每次都拿着各种道德正确来挂帅,胁迫我们和他们合作,每次合作都是他们获得了我们的资源,提升了他们的声望,却完全不承担任何作为当局的责任,因此我在这里再次强调,绝对不能和tg合作,过去不应该,现在不能,将来也不会!”
小蒋先森说的话,固然是站在kmt自身立场而非站在历史或者RM立场上做的论述。但仅就小蒋先森本人和他所安身立命的核心基本盘:kmt来说,倒是也没说错。这句话我每次思考,都能有新的体会,最近我发现小蒋先森的这番话应用在同学关系,尤其是男生同学关系上,非常合适。
站在我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道路上,我不得不遵循小蒋先森的思路,提出这样一种论断:“我许和平在发展过程中,每接纳身边同学的看法一次,我个人就倒霉一次。比如我上高一那年,同学之间流行什么「读文科都是没什么本事的人去读的,只有读理科才能体现水平」,因此倒了大霉,选了我根本不擅长的理科。紧接着是18岁那年,我因为高考发挥不好,暂时丧失话语权,又一次听了身边同学的鬼话,说什么“报理工科有前途”,报了生化环材(本来报的是机械,调剂了,那年头他们都报机械),再然后就是上大学期间听了大学同学的鬼话,什么“必须读研才能找到工作”,完全无视专业差异,完全无视时代变化。由此可见,每次我和身边同学合作一次,我就要倒霉一次,他们攫取了我的资源(我给他们讲题),享受了崇高的声望(所谓集体优越感),却把作为发展过程中所有的责任单方面推到个人身上,仿佛他们嘴里念的歪经本身不歪一样。因此,必须在这个认知的基础上,模仿小蒋先森的三大“要求”,和身边的中学大学同学,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但是还得继续在圈内保持存在,我们过去不该,今天不能,未来也不会接受任何身边男同学的任何职业生涯发展的建议,因为我虽然思想上不敢说进步,但是我比他们进步十倍!”
这种新型关系的构建,本质上其实就是把同学关系“两岸化”,既要搞对立,又不能完全搞对立,完全搞对立了,搞的一气之下退出,那叫“流寇思维”,只有口口声声喊着退出,但是实际上是想“维持现状”,本质上是思维方式的对抗,根本目的是搞出“统Z价值”,才算是达到预定设计目标。
今天我把上述话语同时发到两个同学群内,整个群内目前暂未见到有任何人胆敢否定我的发言,也没有人胆敢把我移出群。可见他们恐怕也认为我说的话未必就是捏造的!我还表示,以后我要亲自command,亲自deploy,我公开宣称,即使是穷折腾,瞎折腾,也必须执行“运动式发展”的策略,在家里,家外折腾到底!
我最后的“家庭关系与社交关系重构”的最根本目标,就是要贯彻“以文制理”的原则,用三到五年时间,最终完成三步:
1.我本人想方设法再去龙门读一个文科类一年制学位,如新闻学,经济学,历史学等。
2.通过一系列手段,彻底清理全家周围的信息茧房和社交关系圈,把宫酱全部清理出去,把有说服力的,用游说能力的朋友全部换成文科生。
3.在我本人就个人的职业规划,投资,情感,工作等相关决策问询建议的时候,基本上只找文科生讨论,即使找理科生讨论,其意见的优先级也低于文科。
4.我曾经问过我的姑姑,她真说过在我老家有一本很久以前留下来的什么“家规”,这个东西基本上等于文物,没人当回事。但是其中有一条,是家里面祖辈留下的训示,大致上的意思是,一代更比一代强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家里面的人年龄超过五十了,家里的事务就应该交给年轻人管理了,自己老了不一定能应变得当。等我爸退休以后,公开宣布不管事了,我就要找到这个家规,然后在全家群里面公开宣布废除这一条规定。然后我修改以后,就随即下一条命令,宣布不允许我以后的任何家里的各亲戚的孩子读生化环材。还要宣布家里一辈的堂/表兄弟姊妹里面,至少留一个学习法学专业。